如何写摄影主题创作阐释?
点击量: 发布时间:2024-04-17 21:53:28

  如何写摄影主题创作阐释?摄影师普遍有文案困难症。大多数人喜欢自由地进行图像创作,但“非要让我给照片写点什么”,似乎成了一种包袱。很多职业摄影师更会陷入一种对文字的鄙夷,他们会认为文字承担着“辩解”或是“弥补图像苍白”的作用。其实在摄影项目中,文本几乎是不可或缺的、需要被仔细考量的部分,特别是在严肃展览、摄影画册中。甚至迁移到朋友圈、微博、小红书笔记,也是同理。

  摄影师的文案困难症,主要来自不知道如何处置文字的“角色”。很多人单纯地把文字看做是图像的“附属”“解读”,其实改变这种主客对立的思维,或许一切会变得轻松起来。我们把文字和图像的关系分成四种主要情况——

  很大一类,你完全不必背上文案创作的包袱。你只需要给照片一些客观信息而已。通常有图注、标题、配文等形式。我们先翻开国内几本出镜率很高摄影画册。几乎每张照片都会有图注,图注最常见的信息主要就是——

  也就是告诉别人,照片什么时候拍的、在哪拍的、拍了什么。这可以说是给照片“加文字”的最典型方式。由于这些信息足够客观,所以你几乎感觉不到画蛇添足。这种图注常伴随在景观摄影、新地形半岛·综合体育下载、新纪实等类型的照片左右。你会在很多摄影画册、展览中、艺术媒体的报道中见到。

  不过,这个“图注公式”并不能让我们一劳永逸,其中文字的信息“给到什么程度”,还值得我们仔细掂量。

  罗伯特·亚当斯的《新西部》(The New West)中的图注是“地点+对象”,没有给出时间。这体现了艺术作品中信息给予程度的节制。节制还体现在,大多表达“对象”对象的文字都是——

  例如下图图注“房地产标志”,而不是在“烈日下的房地产标志”“房地产标志的孤独”,修饰的词越多,离“客观”就越远。而显然,新地形摄影中“客观”是相当重要的,过多的修饰的注解只会大煞风景。

  我们假设,连这些基本的文字注解也不要,会是什么样?我个人觉得至少在《新西部》这部作品中,体现的是一段时间内人类改造自然的变化,其中也分了草原、移动房屋、城市、山丘等章节,“地点”成为一个我们和图像相互确认的基点,所以给出文字信息是必要的。大家也可以发现,在进行画册设计的时候,这些图注大多会很“低调”地被用小字号安排在一侧,使其不会成为打断图像阅读纯粹性的信息点。如果想最大程度保证图像阅读的纯粹性,但图注所给的文字信息又很重要,折中的方式是以索引的形式将图注集中呈现在一起。例如无像出版的林舒摄影画册《塔》便用了这种形式。

  可以看出,即使是图注,大多艺术摄影画册都在小心处理。而节制到一定程度后,也可以是——省略图注。在罗伯特·亚当斯1999-2003的作品集《Tree Line》中,除了在前言和后记中透露了拍摄时间和地点(俄勒冈州)之外,照片却没有任何文字注解。其中大多为树林、乡间、草原的中画幅景观摄影,已然不再是“新地形”标签下的表达,传达的是更多无可言说也无需言说的图像之美,所以略去文字是个更聪明的选择。

  大量的快照、街头摄影、比较诗化和意识流的作品中,更适合“一头扎进去读图”。任何(哪怕客观和克制的)文字信息都会破坏氛围。最好的阅读状态就是图像的连续观看,而无需任何照片注释信息打断。一方面这样做会留给观众最大的想象空间,另一方面,图像和图像之间本身就存在一种场域,任何打断都会破坏氛围。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森山大道、深濑昌久、川内伦子等画册,都属于这一类。

  我想,掌握了这个原则便可以解决将近一半的照片文字问题了。大原则下程度也很重要,一切要视作品类型、表达目的和整体氛围而定。确实不需要任何图注的时候,也可以大胆地舍弃,将文字信息程度直接拉到0。

  如果作品想强调些许叙事性,则可以小心地将文字注解中的描述性语词增加一些。例如在乔尔·斯滕菲尔德《美国景象》(American Prospects)中,虽然大部分都是克制的“时间+地点+对象”式的注解,但其中的少部分,已经开始在提供描述性信息。如,已经不是名词性短语。而是一种更强调状态的介宾短语“龙卷风之后”。

  如果这很接近一种风格的“标题”的状态了,也有了一些“文案”的味道,文字的附属角色被消解,它也称为了一种读图的重要提示。我们在艺术家周强的新作《潜隐日常》中,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文字状态。

 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不错的给照片“起名字”或“图注”的解决方案,不多不少,也有细品的空间。而其中多少都遵循着上面说的原则——

  在一些偏大众的沙龙摄影的比赛中,以及,这个原则也是值得借鉴的。基于时间、地点、对象等客观信息,描述克制的名词性短语已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。很多人抠破头皮深挖意义,苍白图像中大量蹦出“希望”“生命”“漩涡”等词,其实更像是自己对自己图像“过度解读”。当然这个在一些商业比赛、政企和宣传式摄影活动中很常见半岛·综合体育下载,也很难纳入本文的考虑,就不展开讨(pi)论(pan)了。

  照片的注释也未见得在任何时候都要“克制”。典型的就是新闻报道类摄影中,图注就要详实准确。从图像语言上来看,它们就背负着“要告诉你发生了什么”这样的任务。可惜摄影并不像文字和视频那样善于精确表达,所以描述性的照片注解就很重要。这也是我们看报纸、杂志、网页新闻时候的阅读方式。罗伯特·卡帕照片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就是要一边读图,一边读字。

  1944年,6月6日,大国,诺曼底沿岸,欧哈马海滩,科勒维尔斯梅尔附近。第一波美军在计划执行日登陆。

  如果你要投一个新闻、纪实类的摄影比赛,需要憋一段描述性文字,那么完全可以参考新闻的 5W+1H 原则来撰写:

  如果你的文字撰写足够详实,其实图文的关系有可能置换。文字反客为主成为新闻主体,图片成为配图。那这个就要根据不同的类型个别处理了。OK,这不难理解。但问题在于很多朋友,特别是摄影初学者将这种描述性文字看成了是一个必选项,甚至套用在其他类型的摄影中,非要苛求自己像新闻报道一样“看图写话”,非要在一图一文间让观众立刻懂点什么,这就是自讨苦吃了。例如一张非叙事的、非功能性的照片,如何写出描述性文字呢?

  有一些比较偏社会田野调查式的画册中,比如TASCHEN出版的《CCCP》系列。它们一般并非纯艺术属性的画册,而是兼具杂志、图典、社会文化记录属性的出版物,所以也会有一些详实的描述性注解。

  还有一部分朋友比较关心的文字状态是完成摄影项目的前言、后记,或者提交比赛或展览的文字材料。这类文字,就和图注、互文式文字很不一样了。这些文字材料可以自己撰写,也可以他人撰写。撰写这些文字是一件很专业的,需要文学修养、学术和笔头经验的事情,所以才会有评论家、策展人这样的角色存在。比如艺术摄影爱好者都熟悉的MoMA摄影部前BOSS约翰·萨考夫斯基老爷爷。

  严明的《大国志》的前言是自己撰写的,标题是《决定性氛围》,分“超越瞬间”“无聊的高清”“用直觉做艺术”几个部分,其实通篇都没有讨论作品本身,而是在描述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和创作心得。看完照片后的那一小段文字后记,则更像是一小段“阐述”。

  张克纯的《北流活活》引用诗经和张承志的小说中的语句作为“引子”,最后则是由策展人欧宁撰写的《河祭》和摄影家具本昌撰写的《张克纯的黄河》,两篇文章都站在他者的身份上解读了作品。整部作品都没有艺术家自己撰写的文字,但引子+两篇解读后记,则也构成了一种对作品自然的“阐述”。

  你在多关注一些摄影画册,会发现其中文字其实也相对灵活:可以自己撰写,也可以由评论家撰写。而内容上则可以是对阐述、评论、解读,或者是“旁敲侧击”式的散文、自白、访谈等。而普遍的共同的特点是——

  几乎不会出现像我们中小学时期那种“段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”具象而带有侵略性的文字。在《怎样读照片,算是过度解读?》中,我们给了撰写阐述的框架:动机、路径、结果,即——

  如果加上本文观点,则提醒摄影师更灵活和有拿捏地达成这三点。林舒的《塔》的阐述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,文字附在最后的别册中。其中大部分段落阐述了“为什么拍”,少部分说了“怎么拍”,最后通过“像早期摄影师”的结尾,轻轻地带过了“拍了什么”这一问题,整体保持了与照片的合适的距离。

  二零一七年我開始拍攝佛塔系列,拍塔的過程是一个反思與重新認識攝影的過程,在我所追尋的攝影逐漸滑向抽象與虛空的境地之時,塔將我重新拉回這个真實的世界。

  面對塔時我常常產生這件事物并不屬于現寶空間的恍惚,如此獨特而龐大的建筑却與建筑的實用性毫无關聯,作为佛與信仰的象征,它像是一个精神的外化的實體,而我想要追尋的理想中的攝影出是如此。我想大概有某種精神性的存在,它通過我的肉身,結合我整體的經驗、感受、認識、審美,以攝影的手段顯現出來。我認为它不是一種方法,而是一次體驗,是精神與一个个體純然的契合。

  拍攝塔讓我再次回到了對物的關注,對攝影的記錄性的釋懷,回到了與這个世界保持聯系、抱有好奇的狀态,去看這个世界才是攝影最大的意义。這也讓我聯想到在攝影術誕生

  之初那些懷揣夢想,熱情地搜集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早期攝影師,我希望像他們一樣,以更單純的目光,更笨拙的方式,不合時宜地望向塔。

  而这种距离感,也最大程度避免了过度解读。回到艺术家周强的新作《潜隐日常》,他有一段考究的阐述(引言),其实也藏了“为什么拍?”“怎么拍?”“做了什么?”。

  世界在失序,人类在疫情中失去了信心,在战争中丢掉了文明。个体在现实’与虚拟’中陷落。我想我必须重新关注生活,修复感知和被异化的智识。用感知和目光去凝视那些不被关注的物体和对象——不要在那和没有’的世界里耗费。

  很多人分不清无病不知所云和一份有深度的有意义阐述的区别。其实主要就可以看作者是否文笔优雅而不失学术严谨地、适度地呈现了“为什么拍?”“怎么拍?”“做了什么?”——而不是堆砌辞藻式地乱扯一通。但,作品都需要阐述么?什么时候需要阐述?什么时候不需要阐述?其中隐形的规则有哪些呢?篇幅所限,无法深入讨论。大家可以关注原画册“作为艺术的摄影线上工作坊”,这些问题将会被专题讨论。

  拍摄的光线是什么情况?室内光\室外光?大致光线什么情况,天光猜测时间是什么时候。人物主体穿着能表现时间;物也可能与时间有关系,比如餐盘,餐盘里放置的食物。

  比如人:孩子在游乐场里;老人在游乐场里;成年男性或者女性在游乐场里;一群纹身男在游乐场里。不同的人群在一个地点,都对事件产生不同解读。

  比如物:破碎陈旧的罗马柱在斗兽场里;破碎陈旧的罗马柱在圆明园里;破碎陈旧的罗马柱在拍卖管里;破碎陈旧的罗马柱在家门口。不同的物也会有不同的解读。

  2)有人类痕迹的人文风景摄影。你需要阐述下大概的地貌和结合历史阐述人文相关的内容(建筑、桥梁、街道)

  摄影是时间的片段,一张照片往往只是事实的1/60S ,1/120S......,照片上很多看上的片刻事实(即what)并不是真实事实(即why)。很多趣味性的视觉思考往往在反向空间上。

  what:我们看到的这个瞬间构图,土拨鼠与藏狐画面各分一半,土拨鼠视觉高度压迫于低矮藏狐。仿佛土拨鼠正在力拔山兮气盖世地呵斥谄媚的藏狐“No,退下,小婊砸!”

  why:实际上这张照片的背后,是受到惊吓陡然蹿高的土拨鼠,以及压低身体稳定中心极速奔跑的藏狐。事实的是,几分钟之后土拨鼠已然成了藏狐的盘中餐。

  我们不难知道这张照片的拍摄难度,高速运动机+超长焦+天时地利、谋算、观察踩点恰巧出现的藏狐和土拨鼠,以及咔咔咔咔咔按下快门的瞬间。野生动物这种纪实题材难度就取决于此:有计划地等。

  但我相信:what+why这种画面的趣味性表达,一定是鲍永清胜于其他野外摄影师的决定性因素。

  --------- 纪实性题材的摄影往往有它的偶然性。那摆拍类型的题材摄影师又是如何表达设计What和Why了?

  Why:修女在公知的理解中是神性的,清规戒律中她不会浓妆艳抹,更不会允许她有抽烟这种行为。可是,为什么她会藏到帷幔后半遮半掩?以至于无法看全她的肩臂。那么伸出的手是否是她的手?帷幔前是暖光,在帷幔后我们能看到反射到她肩颈的是阴森的冷光,她的背后是什么?以及微张的嘴最后会不会去含住那根烟?火机火柴在哪儿?她怎么点燃这根烟?难道是用地狱火焰吗?身为神职的她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,是什么样的内心会让她这样去做?我们好奇这一切~

  哈哈,发现没有,我们会对Why的解读远远超过What里看到的内容,这就是摄影师想做到的半岛·综合体育下载!这类型的摆拍摄影题材形式大于内容,摄影师透过服装、妆发、道具来设计场景,内容更不可能是真实的,往往表达的摄影师的意图和观点。通常他们也不会去解读,你的解读才是他们想听的~~

  6.howmuch (略...一般这个方在管理上会说成本,摄影的内容不会去说相机拍摄的成本)

  摄影师用了什么技巧来展现这个主题,景别,镜头焦段,光圈,光线。选择这么做的优点是什么,突出了什么。(这部分内容可讲的太多了,有空的时候再回来赘述。)

  说白摄影就是视觉的表达,你的阐述包含了这六个点信息就是一段非常完整的创意阐述,清楚的解释了这张照片在表达什么。